:我選擇面包
或許就是在赤裸裸的數據出來的那一刻,才是徹底的將夏深最后的那一絲堅守給直接打入了淤泥里。
那些收入,都是一夜之間帶來的。
也正是這些收入數據,充分證明了,一首傳唱度高的歌,到底有多值錢,到底能帶來多么可觀的收入。
完全可以這么說,只要一個音樂人,一個歌手,這輩子能有一首被人傳唱,數據爆炸的歌,就能夠保證一輩子衣食無憂,保證一輩子過著優(yōu)渥的生活。
甚至可以稱得上真正的‘養(yǎng)老保險’。
甚至一首歌能賺一個小目標的,也不是沒有。
可是真正的現實是什么樣的呢?
那就是對于大部分從業(yè)者來說,可能連踏過一條溫飽線都是很難的事情。
能一首歌吃一輩子的人,有多少?兩只手能數完吧?
又有多少人是真正靠這一行吃飽飯喂飽自己的?
其實絕大多數人都是徘徊在一條無人問津的赤貧線以內,他們的作品沒有人聽,沒有數據,更加談不上養(yǎng)活自己。
要不是因為那位名為‘田敏’的學長改編了一下這首歌,然后用來當自己的短視頻bg,其實夏深也是屬于后者的行列。
甚至于因為自費制作這首歌,他投入了自己的所有身家,去任性的賭一把。
在賭輸了的前提下,倘若這條路的未來對于他而言是渺茫的,那么,他如何在能夠保證自己溫飽的前提下,去真正的幫助到家里?
別說蓋房子了,自己家那座飽經風霜的平房再過幾年能不能不被評為危房都是未知數。
他又如何解決自己的身后事?自己的未來又該如何?
很顯然,最終大抵只有兩條路。
要么,一條道走到黑,拋棄一切,就算餓死,也直接往南墻上一頭撞過去。
最后把自己搞得人不人鬼不鬼的,最后半生回眸,發(fā)現自己一事無成。
要么,趁早轉行,文憑吃灰,遠離這個不適合自己的行業(yè),去進行別的行業(yè),做別的事情。
只有這兩條路。
這個行業(yè)大抵就是如此,兩極分化異常嚴重。
又或者也可以說,所有但凡和藝術沾邊兒的行業(yè)都是如此的,能過上溫飽線的,就已經是那01的人。
剩下的9999的人,都在溫飽線以下。
如果是在看見賬單之前,夏深還可以說,能暫時對現狀視而不見聽而不聞。
但是直到賬單的出現,給他的一切堅守都帶來了巨大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