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他現(xiàn)在買了拖網(wǎng)漁船,捕魚不是問題,最重要的就是銷路。
光靠著孫依琳和范陽,根本養(yǎng)不活這么大一個拖網(wǎng)漁船,等他成為了柳氏集團的金牌捕魚隊,那他就能拿到很多好單子了。
再或者說,等柳鎮(zhèn)遠被柳傾城趕出公司后,他的日子也能過的舒服。
吃過午飯后,他們帶了一些干糧,林凡在碼頭給滿倉號加滿了油,就和譚金明兩人出發(fā)了。
由于鵝頸藤壺一般都是長在水質(zhì)好的礁石上,他們要去的基本也是礁石區(qū),所以這次他駕駛著滿倉號,小巧一些,不容易觸礁。
而海神號就放在碼頭歇著。
等拿到柳氏集團的金牌捕魚隊,他就再招幾個人,以譚金明的能力,完全能帶著一幫人去捕魚。
這樣就不會讓海神號長時間閑置,大大提升捕魚效率。
“不愧是柳氏集團,這種大單子也不是一般人能有的?!?/p>
譚金明蹲在船頭,吧嗒吧嗒的抽著老旱煙,縱橫溝壑的臉上充滿了興奮。
“譚叔,你知道哪里有鵝頸藤壺嘛?”林凡問道。
“這鵝頸藤壺可不是隨便啥地方都能長的,它專挑那浪頭猛、水流急的礁石縫扎根?!?/p>
“水流越急,帶過來的浮游生物就越多,這東西靠濾食過日子,沒足夠的養(yǎng)料長不肥實。”
“對海水干凈程度挑剔得很!附近要是有排污口、養(yǎng)殖區(qū),它壓根活不了,稍微有點污染就爛根……”
譚金明細說著鵝頸藤壺對環(huán)境的高要求,隨后嘆了一口氣。
“我像你這個年紀的時候,石塘村附近還是有鵝頸藤壺的,不過最近幾十年,已經(jīng)很難再看到了?!?/p>
“因為人們?nèi)兆舆^得好了,污染也跟著來了,再說鵝頸藤壺這種金貴玩意,一旦在哪里出現(xiàn),立馬就會吸引大量的人去捕撈?!?/p>
“具體我也不知道哪里有,咱們只能去碰運氣?!弊T金明有些無奈的說道。
“我上次看到碎珠礁那里好像有一些。”林凡說道。
“碎珠礁那地方礁石密得跟篩子似的,暗流兇得很,倒確實是長藤壺的好地方!”
“那這次咱們再上一次碎珠礁!”譚金明一拍大腿,顯得有些驚喜。
經(jīng)過幾個小時的航行,他們再次來到了碎珠礁附近,那無數(shù)的“轉(zhuǎn)水龍”,再次攔住了他們的去路。
而林凡憑借著上次的經(jīng)驗,以及對海洋的敏銳感知,再次有驚無險的駕駛著滿倉號,穿過了轉(zhuǎn)水龍區(qū)域,來到了碎珠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