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墟山,噬魂洞,寫著“生”字的凸面圓盤內(nèi),一片漆黑。
“阿彌陀佛,小僧無意闖入貴地,愿結(jié)一善緣!”
明知和尚從有光的噬魂洞突然進入凸面圓盤內(nèi),什么也看不清,就覺得四周空蕩蕩的,便對虛空開口說了一句。
心中卻在想著:“阿彌陀佛,出家人不打誑語,小僧真的是有些怕啊,這什么鬼地方??!”
另外說一句,明知和尚是雙手抱頭進來的,他和沈逸塵一樣怕頭撞墻,畢竟他先前吃了好幾個腦瓜崩!
等了許久,明知和尚什么都感覺不到,無風(fēng)無聲,寂靜漆黑,他就呆呆的一動不動站在最初的地方,唯一的變化就是雙手不抱頭了,變成了雙手合十,拜佛之樣。
當(dāng)一個人長期面對黑暗,內(nèi)心再強大,心中再無懼,也會感覺渾身不自在,這是人長時間在光明中突然轉(zhuǎn)入黑暗的本能反應(yīng),因為他在黑暗中感覺不到時間的流逝,明明只是一會兒,黑暗中的人卻覺得熬了很久很久。
明知和尚有些扛不住黑暗帶來的那時光流逝的虛無感,決定看一看四周,周身金光一閃,便見明知和尚雙手合十的手上方出現(xiàn)一個金黃色的光球,雖不及黃汐怡的寶物那么亮,可看看明知和尚的周圍還是很清晰的,明知和尚壯著膽子四周轉(zhuǎn)了一圈。
這個凸形圓盤內(nèi)的情況也很簡單,也是一個圓形空洞,中間不是方形的石臺,而是一個直徑一米左右的圓臺,圓臺也突出一部分連著一個石壇,石壇內(nèi)有一顆球形珠,在不停的旋轉(zhuǎn),材質(zhì)似玉非玉,似翡翠也不是翡翠,有幾分像玻璃,周圍墻壁的所有物質(zhì)和噬魂洞中一樣,均流向球形珠所在的石壇,然后流入地下。
“阿彌陀佛,小僧只是從大洞進入了小洞而已!”
明知和尚環(huán)四周繞了兩圈后,坐在了圓形石臺上,小聲自語著。
內(nèi)心卻嘀咕著:
“阿彌陀佛,終于遠(yuǎn)離了仇恨浮塵寺的那個惡人!”
明知和尚待了一會,起身又轉(zhuǎn)了一遍,確認(rèn)沒有出路后,重新坐到了圓形石臺上,自語道:
“阿彌陀佛,也不知沈施主和黃施主怎么樣了?會來救救小僧嗎?”
遂在石臺邊緣盤腿而坐,打坐入定了……
明知和尚沒發(fā)現(xiàn),他入定后,石壇那不斷轉(zhuǎn)動的球形珠,突然將底部轉(zhuǎn)向了明知和尚,靜止不動,球形珠中間張開了一條縫,里面有一個白色圓形珠,整體一看就像一個眼睛一樣,在偷偷的看著明知和尚。
“一千多年了,怎么進來一個和尚,這……”
再談?wù)劽髦蜕心钅畈煌纳蛞輭m和黃汐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