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到處都找不到卷宗,這卷宗應(yīng)該是沈大人審問晉王之后上的第一封陳述,上面寫,六月初九那天晚上的宮宴之后,晉王酒醉,帶著自己的貼身小廝在御花園之中醒酒,剛好醒酒的地方靠近了瑾妃的宮殿,晉王說,她是先聽到了瑾妃的慘叫才過去的!”
秦莞抬眸看著燕遲,“晉王先聽到慘叫,也就是說他到了瑾妃身邊的時候,瑾妃已經(jīng)遇害,不僅如此,晉王身邊還有小廝的,可那小廝呢?”
秦莞說著,連忙翻看其他的公文卷宗,看完了一遍,秦莞搖頭,“沒有,那小廝的口供沒有提及,沈大人之后寫的都沒有提及此人了……”
白櫻和白楓守在外面,屋子里一個人都沒有,秦莞說完這些,窗外忽然起了夜風(fēng),夜風(fēng)呼號,直吹得窗外樹影搖動,很快,噼里啪啦的雨點落了下來。
夏日的雨總是來得又急又快,語聲夾雜著風(fēng)的呼嘯,將秦莞的聲音壓的十分低沉,秦莞沒想到,她終于看到晉王案的公文卷宗,竟然是在這遠離京城幾百里的鄉(xiāng)村農(nóng)家小院之中,秦莞的背脊繃的極緊,她唇角緊緊抿著,整個人迸發(fā)出鋒利的怒意。
燕遲站在秦莞身后,溫暖的手掌落在了秦莞的肩膀上,他慢慢輕撫著她的肩膀,秦莞卻覺喉頭喑啞的厲害,“這份卷宗一定是呈上去過的,可惜,當(dāng)時瑾妃身邊無人,而晉王身邊的小廝不知所蹤,晉王的口供來來回回都是這個解釋,上面的人不信,沈大人毫無辦法,所謂的晉王刺殺瑾妃被抓個現(xiàn)行,根本就是欲加之罪!”
秦莞心底又氣又痛,她已經(jīng)死而復(fù)生大半年了,初初醒來的悲痛早已被她壓了下去,可此刻,看到父親熟悉的字跡,那悲痛和憤怒便又血淋淋的落到了她眼前,一晃眼,那一夜被禁衛(wèi)軍圍堵的一幕又出現(xiàn)在了腦海之中,仿佛又有數(shù)道箭鏃凌空射來直中心口。
秦莞粉拳攥的青筋畢露,這份卷宗說的再清楚不過了,到底是皇上不信,還是這個案子有其他人從中作梗?!李牧云為何揭發(fā)?又有何證據(jù)揭發(fā)?
秦莞翻開了沈毅寫的錄集,一字一字看下來,秦莞心底又掀起了滔天風(fēng)波,沈毅的錄集乃是私人之物,上面不僅寫了多這個案子的諸多猜想,還寫了審問之時晉王的其他說辭,便是連李牧云這些下官的推測都寫在了上面。
“不對……李牧云一開始也和沈大人想的一樣……”
秦莞指著錄集之上的一處,“你看……這里寫,‘與牧云議,牧云附議,另舉三論……’,他明明也覺得晉王的案子有冤屈,可他最后為何成了揭發(fā)沈大人的人?”
秦莞眼眶微紅,憤怒二字不足以言表。
李牧云前后的變化,其中必定有緣故,然而是誰在從中作梗?!
燕遲坐在秦莞身邊,一把將她肩膀攬了住,秦莞格外的激動,早已失去了她對待別的案子時候,那近乎冷酷的理智……燕遲不愿去想原因何在,只想安慰她。
看到這些,這個案子的疑竇便更加清楚了,甚至現(xiàn)在就可以斷定,晉王是被冤枉的,沈毅也是被冤枉的,李牧云當(dāng)初乃是大理寺少卿,他這個少卿之位,還是沈毅舉薦的,可后來卻是李牧云的揭發(fā)徹底的坐實了沈毅的罪行!
“莞兒,李牧云前后的反差,必定是外因,他當(dāng)時官至大理寺少卿,能催動他的人,一定不是位卑之人,這么大的案子,親王,寵妃,朝中大員,皆牽涉其中,如今我能想到的,便是奪嫡二字,唯有奪嫡,能掀起如此大風(fēng)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