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這部電影也不是沒有好的地方。
其實姜汶演的那個宋父,有些橋段還是不錯的。
而這些橋段,就是被剪輯出來,做宣傳的。
好會騙呀!
比我馬尋還能忽悠。
就用這幾段,把觀眾忽悠進影院去學歷史。
真有你的!
這電影票房,看樣子也很難再怎么高了。
如此局面,葒姐開始運作《十三郎》北上了。
當然,葒姐沒忘呢,她把這個工作完成之后,就也會跟著《那山》劇組南下。
只不過在走之前,葒姐問了馬尋一個問題。
“你好像對這部《南海十三郎》非??粗??!?/p>
馬尋的回答是。
“因為這部戲展現(xiàn)了一個編劇的故事。”
就這?
馬尋就說了這些,但他有些話沒說。
后來很多人都把《霸王別姬》跟《南海十三郎》放在一起。
說句大實話,《霸王別姬》的藝術水準明顯是更高的。
有多高?
高到這部電影的導演都再也達不到的程度。
但放一起也是可以的。
因為,如果演員能像程蝶衣,編劇能像十三郎。
那就算是栓條狗當導演,這部戲也絕對差不了。
馬尋是希望《南海十三郎》這部戲,能激勵一些人,能激勵一些編劇。
若是能有些效果。
也算是馬尋這貨,對咱們內(nèi)娛做的一點兒貢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