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惹王叔生氣?!?/p>
“你個小崽子懂什么?”老二一巴掌給老六推開了,
老三已經(jīng)去抓悅溪了,
悅溪拿起鎮(zhèn)紙來,
敲了老三的手,然后就開打了。
說起來,這還有當(dāng)時前朝后宮的事情,
尤其當(dāng)時皇后過世了兩年,后宮娘娘都盯著后位。她們很清楚,
皇上重規(guī)矩重名聲,
不會扶持個小姑娘上位的,就該是在有子長成,伴駕多年的妃嬪里頭選。
后宮爭斗,
必定影響到了皇子們。姜煥安看似受盡榮寵,其實他的依靠只有帝后二人罷了。當(dāng)年的皇后占的還要多些,皇帝不過是做面子事兒,且已經(jīng)有些煩了這個弟弟。
這整件事,悅溪和姜煥安是純粹的受害者。
可有時候,事情的發(fā)展不是按照事實走的。
四個皇子們:“悅家幺子和柔諂媚,行蠱惑之事,兒被其蒙蔽,兒有罪?!?/p>
——他勾引我們打架的,我們的錯誤是沒能抵抗住他的勾引。
老六說:“兒子太小,渴睡,那日什么都沒看見?!?/p>
姜煥安梗著脖子:“他們對悅溪動手動腳!他們活該被打!”
皇太子倒還說了一句公道話:“兒臣不在當(dāng)場,不予置評。但悅茂與……不過一伴讀罷了?!?/p>
他就是個小伴讀,一群皇子打架,終究還是皇子們自己決定的。
但是,一群兒子不要臉面地大打出手。別說皇帝,尋常富貴人家的家主,都不會愿意真相是他兒子們精蟲上腦。
姜煥安當(dāng)時也明白,他把罪過扔在悅溪身上就沒錯了。畢竟,他再怎么天真也在宮里活了十八年,最近一年,悅溪也在旁邊總提點他。正是因為知道,他更是必須得咬死悅溪沒錯,姜煥安怕皇帝直接把悅溪殺了——其實不會,罪名已經(jīng)安上去了,皇帝不會再把人殺了,畢竟實際情況如何其實該知道的都知道。皇帝作為一個既要又要的人,他是會很“仁義”地留下悅溪的命的,可能讓他當(dāng)和尚去,也可能是讓他回鄉(xiāng)去。
最后,姜煥安道:“悅溪是臣弟的書童,他做的事兒,都是臣弟吩咐的?!?/p>
這個少年人站出來,把一切都一肩承擔(dān)了,且不說原著是如何發(fā)展的,畢竟原著這里提都沒提,但現(xiàn)在這樣子的人,果然是沒辦法讓他當(dāng)反派boss的。
他被封了碌王,悅溪被罰閉門思過。這也是敖昱當(dāng)年詢問碌王遺愿的原因之一,他在很努力地保護(hù)悅溪。
“碌王殿下,十五年前的陳年舊事了,那時候都是孩子。如今時過境遷,您都這么大了……”站出來了個老大臣勸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