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縣城北,緊貼著破敗的城門內(nèi)側(cè),一片相對開闊的空地上。
一座巨大的、由粗大毛竹和嶄新蘆席臨時搭建的粥棚,如同巨獸般矗立。
棚頂高聳,四面通風(fēng),雖然簡陋,卻透著一種前所未有的、充滿力量感的秩序。
粥棚前方,早已排起了四條蜿蜒曲折、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龍!
男女老少,拖家?guī)Э?,衣衫襤褸,面黃肌瘦,但每個人的眼中都閃爍著一種名為“希望”的光芒!
他們有的背著破舊的包袱,有的拄著木棍,有的懷里抱著餓得直哭的孩子,但無一例外,都努力地挺直了腰板,伸長脖子,眼巴巴地望著粥棚里那幾口熱氣騰騰、散發(fā)著誘人米香的大鐵鍋!
空氣中彌漫著濃郁的白米粥香氣,混合著汗味、塵土味和一種難以言喻的、躁動而充滿期待的氣息。
粥棚入口處,臨時擺放著幾張破舊但擦拭干凈的條案。
條案后,坐著幾名穿著洗得發(fā)白的青色吏服、神情嚴肅卻帶著一絲疲憊的文吏。
他們是蕭寒舟從王府帶來的文書班子,此刻正一絲不茍地執(zhí)行著登記造冊的任務(wù)。
“姓名?”
“李……李狗?!?/p>
“籍貫?哪個村的?”
“城……城西……李家洼……”
“家中幾口人?都是誰?”
“三……三口……俺……俺婆娘……還有……還有個五歲的娃……”
“按手印!下一個!”
文吏的聲音清晰而快速,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
他們手中的毛筆在粗糙的黃麻紙上飛快地記錄著。
每一個被問到的百姓,都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敬畏和小心翼翼,努力清晰地回答著問題,然后在文吏的指引下,用沾了印泥的拇指,在屬于自己的那一行名字旁,重重按下鮮紅的指??!
那鮮紅的指印,如同一個個新生的烙印,宣告著他們正式被納入世子殿下規(guī)劃的新秩序之中!
蕭寒舟身著靛青儒衫,如同一桿標槍般挺立在粥棚入口的高處。
他并未參與具體登記,而是目光如炬,掃視著整個粥棚內(nèi)外。
看著那四條越來越長的隊伍,看著百姓眼中那越來越亮的光芒,看著文吏們一絲不茍地記錄,他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激動和使命感!
這不僅僅是在施粥,這是在清點人口,是在為即將到來的宏圖偉業(yè)打下最堅實的人力基礎(ch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