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華燈初上。
王府內(nèi)燈火輝煌,人聲鼎沸。
昨夜舉行家宴的百福堂閣樓,再次被布置得莊重而喜慶。
巨大的八角琉璃宮燈高懸,將樓內(nèi)照耀得亮如白晝。
空氣中彌漫著佳肴的香氣、名貴檀香的馥郁以及一種不同于昨日的、帶著儀式感的肅穆氛圍。
數(shù)十名丫鬟小廝身著嶄新的服飾,在閣樓內(nèi)外穿梭忙碌,如同訓練有素的工蟻。
他們或端著熱氣騰騰、香氣四溢的珍饈美饌,或捧著晶瑩剔透的時令鮮果,或提著溫潤的玉壺瓊漿,腳步輕快而有序地將各種珍品流水般送入閣樓正廳。
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一絲緊張和興奮。
世子殿下收徒,這可是王府近年來少有的大事!
閣樓正廳中央,昨夜那張巨大的紫檀木圓桌依舊擺放著,但此刻上面并未擺滿菜肴,只在主位前方留出了足夠的空間。
桌上鋪著明黃色的錦緞桌圍,桌面上整齊地擺放著幾碟精致的點心和水果。
廳堂最深處,正對著大門的方向,設置了一個臨時的、極其莊重的拜師壇場。
一張寬大華貴的紫檀木太師椅居中擺放。
林臻端坐其上,身姿挺拔,神情肅穆。
他今日并未穿常服,而是換上了一身深青色、繡著暗色云紋的錦緞長衫,顯得格外沉穩(wěn)內(nèi)斂。
左手拇指上戴著一枚溫潤的羊脂白玉扳指,更添幾分儒雅與威嚴。
在他身后,并非尋常的山水屏風,而是一座小巧精致的紫檀木佛龕。
佛龕內(nèi)供奉的并非佛祖菩薩,而是一尊面容清矍、手持書卷、象征著文運昌隆的文昌帝君神像!
神像前,三柱細長的檀香靜靜燃燒,青煙裊裊,繚繞升騰,散發(fā)出寧心靜氣的幽香,將整個壇場籠罩在一片莊嚴肅穆的氛圍之中。
以林臻為中心,他的妻妾們分坐兩側(cè),同樣穿著正式而不失華美的服飾,神情莊重。
左側(cè)首位坐著慕容嫣。
她今日褪去了象征帝王的玄黑鳳袍,只穿著一身月白色繡金鳳紋的宮裝常服,發(fā)髻也梳得較為家常,只簪了一支赤金點翠步搖。
她神情放松,帶著一絲回家的慵懶和作為師娘的溫和笑意。
在她下首,依次是氣質(zhì)清冷的楚惜靈、嫻雅文靜的司馬椿蕾、以及依舊穿著素凈、存在感極低、卻因場合特殊而挺直了背脊的寧妃顧縝。
右側(cè)首位是王府主母上官婉兒。
她身著正紅色金鳳牡丹宮裝,儀態(tài)端莊,神情溫婉中帶著一絲主母的威嚴。
在她下首,依次是精明干練的張儷、嬌俏可人的月嫵、溫婉如水的浣碧、明艷照人的晴雯、以及一身墨綠勁裝、英姿颯爽的青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