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謝家三公子被佛爺托夢賜藥方之事,被編纂成各種離奇版本,在尚京城內外傳揚開來。
謝元洲此時可沒有精力關心那些有關他的傳聞,他犯愁的是另一件事。
吳太醫(yī)被滅口后,這條查找陷害謝家幕后黑手的線索也就斷了。
謝元洲如今憂慮的是原書里長公主薨逝后,將謝家拉入死亡深淵的“反詩”一案。
“反詩”一案的矛頭直指謝元洲去世的父親謝載。謝載生前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做過國子監(jiān)祭酒,一生著書無數(shù),乃是大夏朝公認的文壇泰斗。
在原書劇情里,長公主薨逝沒幾日,秘書監(jiān)有官員向夏帝秘密告發(fā)謝載所著《鑒冰詩集》里有“反詩”。
謝元洲清楚記得書中被標榜為“反詩”的兩句詩——自在天涯客心牽,西南曲徑通亭首。
這兩句詩乃是藏字詩,就是每句詩是一個字謎,自在天涯客心牽,自上面加一橫,加上客字的中間那個文,組在一塊就是“夏”字。同理,西南曲徑通亭首這句的謎底是“亡”字,兩句謎底連在一起,就是“夏亡”。
告密之人誣陷謝載借詩咒罵大夏當亡。
夏帝看到這首詩集和奏折后,雖然心生不滿,但看著剛過世長公主的面子,并未責罰謝家。
可是緊接劇情的發(fā)展出乎意料,整個尚京城上千名文人聯(lián)名向夏帝上折子請愿,稱謝載如此大逆不道,不配做文壇領袖,懇請皇上嚴查此事,鏟除逆賊。
夏帝面對民憤壓力,只好命大理寺會同刑部徹查。由于謝載已死,夏帝命謝向文去刑部配合調查。可是謝向文沒幾天便在刑部死了,刑部回報的結果是畏罪zisha。
謝向文zisha,引起了夏帝的猜疑,難道謝家真的心中有鬼。恰恰這個時候,謝元洲的二哥鎮(zhèn)北將軍謝崇武,竟然私下從北境返京。
鎮(zhèn)邊武將無圣旨不得離開駐地,謝崇武此舉極大的刺激了夏帝。
夏帝震怒,立刻命人緝拿謝崇武,結果在緝拿途中,謝崇武被亂刀砍死。隨后謝家被抄家除爵,謝家僅剩血脈三公子謝元洲淪為奴隸,沒幾年,就被剛登基的新帝醉酒后亂箭穿心而死。
雖然如今長公主治好了病,朝中也沒有人參奏謝家,可并不代表“反詩”一案的慘劇不會發(fā)生。
更令謝元洲感到不安的是,他翻遍了謝家藏書,也沒有找到父親那本寫有反詩的《鑒冰詩集》,他旁敲側擊的問了大哥謝向文,得到的回復是壓根沒聽說父親寫過這本詩集。
那么秘書監(jiān)告密的那個官員是如何得到這本詩集的?謝元洲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由于原書中并未講明告密官員姓名,謝元洲除了知道告密的人在秘書監(jiān),其他什么也不知道,線索到這里似乎又斷了。
于是,“反詩”一案似懸在頭上隨時會掉下來的鍘刀一樣,時刻牽動著謝元洲的神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