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的光陰很快,黃轉青的世界被壓縮在工位上的數位板前、家里書桌上的畫紙里。
總之是感覺自己快和椅子長在了一起。
那張卷柏看似枯萎實則蘊藏生機的形態(tài),越來越清晰,最終定格。
枯槁里藏力,死寂中有生。
它活了。
黃轉青也覺得自己活過來了——這段日子累到每天起床都想吐,嘴里還總有脫落的一片片口腔黏膜。
這是她的心血,也是她朝夢想砸出的一塊敲門磚。
黃轉青點開國家植物園科普插畫大賽的提交頁面,將作品上傳。
塵埃落定。
心咚咚跳著,有期待,還有釋然。
她的目光從門口那兒掃過,保溫桶早被拿回去,二人的聯(lián)結只剩一點點快要看不見的印子。
幾天后的一個下午,黃轉青正構思新的草稿,來了個陌生的好友申請。
說陌生其實也并不陌生,這個頭像早在幾個月前,黃轉青就因好奇搜索時已見過。
“黃轉青老師?”“還是小黃同學吧。
你好!我是陳毓。
”“你的作品我們看到了。
《轉青》名字取得好,畫得更好。
評審組那邊反饋很熱烈,不容易。
所以我通過后臺信息來加你好友。
”黃轉青心跳如擂鼓。
敲敲打打,刪刪改改,最終也只憋出一句:“謝謝您這么夸我,我還有很多要學呢!”“不用過度謙虛,”陳毓干脆,“好就是好。
對植物生命的理解和表達,正是我們項目需要的。
”陳毓話鋒一轉,要開始切入正題。
“國家植物園在籌備瀕危植物科普計劃,除了要求精準的植物圖譜,幾個重點省份的明星物種,還需要配套的植物擬人插畫。
這部分要求很高,需要藝術性、網感,還得能引發(fā)大眾共鳴。
”“我覺得你非常合適。
有興趣加入嗎?”這個比賽本就是幾個項目的預熱和人才選拔。
機會就這樣遞到了面前。
是她夢寐以求。
緊隨其后的顧慮,也悄然纏繞而上。
小鹿的名字跟周槳鳴無關,顧慮的名字倒是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