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鎮(zhèn)距離平安鎮(zhèn)半個時辰。liang
平安鎮(zhèn)距離大河村一個多時辰。
母子三人沒搭上牛車,走了快兩個時辰,才終于看到了熟悉的大山。
而這個時候,太陽已經(jīng)落山,暮色籠罩著大河村,橘色的夕陽倒映在稻田里,寧靜而唯美。
“大山娘,咋這么晚才回來?”
“趙大嫂子,聽說你今兒去鎮(zhèn)上賣吃食了,生意咋樣?”
在大槐樹下閑聊的婦人們看到母子三人走來,湊過去問東問西。
程彎彎示意兩個兒子挑著東西先回去,她笑著道:“是做了點吃食,好險總算是賣出去了,賺了幾個銅板,給孩子們割了半斤多點肉嘗點葷腥?!?/p>
“鎮(zhèn)上的糧價漲起來之后,那肉價也是嗖嗖飛漲,我上回去問,二十五文錢一斤呢,貴得要死?!?/p>
“二十五文一斤的肉大山娘都買得起,看來是真賺得不少。”
“給我們說說,到底賺了多少錢?”
婦人們天生八卦,一個個睜著大眼睛尋求答案。
“今天肉價三十五了?!背虖潖潎@氣,“花三十文,才割了這么一點點,家里六口人,一人吃一口嘗點味兒就算了。剩下的銅板就全拿來買鴨子了,這不是有水嗎,養(yǎng)點鴨子到時候賣鴨蛋,可比辛辛苦苦做吃食強多了?!?/p>
有會算賬的婦人在心里盤算了一下,豬肉三十文,二十只鴨子起碼一百文錢,也就是說,大山娘忙活一天竟然賺了一百多文錢!
無數(shù)婦人眼熱至極:“大山娘,你做的啥吃食?”
程彎彎繼續(xù)嘆氣:“就前幾天讓孩子們幫忙采的燈籠草,看起來不費什么成本,做起來才知道有多麻煩,主要是得放糖,糖有多貴大家都知道吧,一斤四五十文,一天就要買一大袋子糖熬成水放進去,還得放花生,吃起來酥脆……”
在場的婦人滿臉復(fù)雜,一碗沒什么味道的水,放了紅糖就能讓人哈喇子直流。
隨便什么吃食,只要放紅糖那味道就不會太差。
可紅糖太貴了,讓她們用紅糖做點心帶到鎮(zhèn)上去賣,她們是真不敢賭,萬一賣不出去咋辦?
“今天賒了雜貨鋪半斤紅糖,明天還得繼續(xù)賣吃食把賬給清了?!背虖潖濋_口道,“山上的燈籠草上的燈籠,我繼續(xù)收,兩文錢一斤,還請各位嫂子幫幫忙?!?/p>
王嬸子一拍大腿:“這敢情好,趁天色沒有黑透,我?guī)е篼溤偕仙礁泓c回來?!?/p>
另一婦人道:“我讓我家小子也去摘點回來,要是有個七八斤,大山娘不會不要了吧?”
程彎彎笑著開口:“當(dāng)然要,這東西消耗大,有多少要多少?!?/p>
原本在閑扯的婦人瞬間散了,生怕上山晚了被別人把燈籠草扯光了。
程彎彎慢悠悠的走回家。
在自己賺錢的同時,也讓村里這些嘴碎的婦人有事可做,那就不會眼紅到她身上來。
她走進院子,吳慧娘正在處理豬肉,準(zhǔn)備按照之前的方法再做個紅燒肉,她手腳麻利,不一會兒就將肉燉在灶上了。
趙大山在搓洗石花籽,忙的不亦樂乎,程彎彎讓他去堂屋里忙活,不管哪個時代,核心技術(shù)都不能透露出去,以后和冰粉有關(guān)的操作步驟,都要去里屋忙活。
趙二狗在翻整家里的菜地,他在家里忙活了一天,屋前屋后的地差不多整完了,幾分地分成小塊,每塊種上不同的蔬菜,然后澆水施農(nóng)家肥。
趙三牛則在院子的空地里劈柴,這是他每天都必須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