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過晚茶,賈珍命賈蓉請鳳姐歇息,王熙鳳便帶著賈寶玉、秦鐘、趙平樂在水月庵住下。
賈寶玉、秦鐘、趙平樂,三人如今都在族學(xué)讀書,也算相熟,只是玩不到一處。
水月庵尼姑請他們?nèi)顺圆韫c心,寶玉、秦鐘并不肯吃,坐一坐,便出來找智能兒玩笑。
趙平樂卻是喝了茶,吃了點心,穩(wěn)穩(wěn)心神,才起身去凈室找王熙鳳。
此時跟著王熙鳳的眾婆娘媳婦見無事,皆陸續(xù)散了,自去歇息。
王熙鳳跟前不過幾個心腹常侍小婢,老尼便趁機說道:“我正有一事,要到府里求太太,先請奶奶一個示下。
”鳳姐因問:“何事?”老尼道:“阿彌陀佛!只因當(dāng)日我先在長安縣內(nèi)善才庵內(nèi)出家的時節(jié),那時有個施主姓張,是個大財主。
他有個女兒,小名金哥,那年都往我廟里來進香,不想遇見了長安府府太爺?shù)男【俗永钛脙?nèi)。
那李衙內(nèi)一心看上要娶金哥,打發(fā)人來求親,不想金哥已受了原任長安守備的公子的聘禮。
張家意欲退親,又怕守備不依,因此說有了人家。
誰知李公子執(zhí)意不依,定要娶他女兒。
張家正無計策,兩處為難。
不想守備家聽了此信,也不管青紅皂白,便來作踐辱罵說一個女兒許幾家,偏不許退定禮,就要打官司告狀起來。
那張家急了,只得著人上京求尋門路,賭氣偏要退定禮。
我想如今長安節(jié)度云老爺與府上最契,可以求太太與老爺說聲,打發(fā)一封書去,求云老爺和那守備說一聲,不怕那守備不依。
若是肯行,張家連家孝敬也都情愿。
”鳳姐聽了笑道:“這事到不大,只是太太再不管這樣的事。
”老尼道:“太太不管,奶奶也可以主張了。
”鳳姐聽說笑道:“我也不等銀子使,也不作這樣的事。
”趙平樂聽到此處,心知不能讓那老尼再說下去,激將王熙鳳,便故意弄出腳步聲,走了幾步才在門外揚聲道:“鳳姐姐收拾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