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海上坐在船里拍攝的時候,潮水會讓一切變得難以掌控,所以當天氣變差的時候,馬丁立刻轉到攝影棚,利用攝影棚的搭景,重現(xiàn)真實的海上環(huán)境。
攝影棚的水池周圍,也早已搭起綠幕,拍攝的鏡頭可以在后期更換成相應的海面背景。
導演位設置在了升降臺上,馬丁盯著監(jiān)視器,看著布萊克-萊弗利的特寫。
正在拍攝的是女主角遭受鯊魚襲擊,受傷后躺在礁石上慘叫的戲。
其中有多個面部特寫鏡頭。
布萊克-萊弗利還在慘叫,馬丁摘掉耳麥,喊道:“停!”
劇組拍攝中止。
布萊克以為自己又出問題了,這幾天她因為表演問題,ng的次數(shù)著實有些多。
馬丁沖那邊說道:“與你無關。”他看向攝制組:“丹,過來一下?!?/p>
攝影指導丹-羅斯特辛立馬來到導演位這邊。
馬丁回放之前拍攝的鏡頭,說道:“你看這邊的特寫,感覺與演員仍然有些距離,我想要無限拉近,讓拍攝出的畫面,距離演員的臉非常非常近,讓觀眾能通過更加細微的表情,體會到女主角的痛苦。”
羅斯特辛稍微考慮,立即想到了解決方案,說道:“我們把所有傳感器功率調整到最大,使用球面鏡頭,幀速調整到120幀到150幀之間,這樣可以讓拍攝效果更加靈活多變?!?/p>
馬丁提出問題,攝影指導找出解決方案,拍攝再次開始。
畫面達到了馬丁想要的效果。
籌備期準備的再充分,拍攝時也會遇到各種新問題。
翌日拍攝,馬丁又把燈光組主管叫了過來,要求進一步調整拍攝時的打光,以便實現(xiàn)棚拍與外景拍攝戲份的時間同步。
燈光師湯姆森和他的團隊設置了一個巨大的懸吊電纜系統(tǒng),除了可以控制數(shù)以百計的各種燈組,還在上面安裝了橫置和豎立的兩套反光板,反光板也有一黑一白兩種模式,前者可以吸收燈光,后者能夠反哺光線,搭配上電腦操控的數(shù)據(jù)建模,從而實現(xiàn)不同時間不同天氣的光線變化。
海水的顏色也在時刻變化,馬丁要求水池中的海水顏色,同樣要與海灣那邊同步。
起碼不能差別太大。
馬丁這個導演,當然不懂如何解決,但手下的專業(yè)人士找到了解決方案。
道具組、特技組和燈光組合作,在水池底部和四周安裝了特殊的環(huán)境燈光,通過智能系統(tǒng)控制燈光,實現(xiàn)海水的顏色從深藍色、淺藍色到青色和藍綠間的不同變化。
因為海水的顏色,本身也是隨著光照和潮汐在時刻變化的。
馬丁不懂這些,但他的下屬們懂就足夠了。
總體來說,拍攝比馬丁預想的要難,但遇到的難題,全是錢能夠解決的。
另外,布萊克維持著五天左右發(fā)一條社媒的頻率,不斷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吸引粉絲對于影片的關注。
她每次發(fā)出的社媒,必然要配現(xiàn)場的自拍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