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莉有點心累,又犯胃疼了,但又莫名生出一點欣慰與安全感。
她無奈地笑了聲,看向江序臨,“小江,帶她回去吧——二院的食堂味道還不錯,給她買碗豬心湯喝喝。”
江序臨欲言又止,卻得她眼神示意不必提,于是頷首,“好。”
嘉穗總覺得今天的話題在被誰推著走,以及,好像有什么問題被忽略了。
“欸不是——”她緊緊拖住江序臨的手不想走,終于想起來了,“我爸為什么會在這里???”
57電工小方和“小玉茶館”
莫莉看著她較真的眼睛,知道再不正面回答,這姑娘恐怕已經(jīng)連自己和方曉華復婚后再吵架的臺詞都想好了。
莫莉無端打了個哆嗦——想想都怪嚇人的。
她連忙正色,瞟江序臨一眼,他似乎被嘉穗的刨根問底嚇得不輕,板著一張臉,不知道的以為他從事什么間諜工作。
莫莉心中幸災(zāi)樂禍地笑一聲,飛快地想好了措辭,回答:“望山餐廳那個鋪子,最早你爸爸租來開過店?!?/p>
這話也不算扯謊,當年方曉玉要開那個茶館,莫莉吃過她做的點心、聽過她的想法,二話不說就給她投了五萬塊,篤定這個人值得投,這件事也萬事俱備大有可為。方曉玉卻偏要拉一大堆親戚進店里干活,自己離“發(fā)達”還沒影兒呢,先拖家?guī)Э诘睾薏坏媒鉀Q半個村的就業(yè)。因此,那茶館的第三合伙人,就是當時每天埋首在《收獲》和《故事會》里的電工小方。
方家兩兄妹都沒讀書,都是初中畢業(yè),一個學電工,一個學廚師。方曉華出師之后就繼承衣缽,養(yǎng)活自己、供給家里,堪堪過得去。他性格木訥,愛好文學,與大膽闖蕩的妹妹截然不同。妹妹都認識大學生、大老板,吃過三百塊的牛排了,他還每天干完活就悶在家里,煮了泡飯就著寫詩。聽到妹妹要開店,他半天憋不出個屁,倒是細算了算,扭頭拿出一千多塊,說虧了算哥哥的,掙了是妹妹的。
莫莉瞧不上一千多塊的投資,但瞧上了一口一個“莫女士”的電工小方。小方長得好,幸虧是個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悶葫蘆性格,不然恐怕等不到她遇見了。·王又王鬼·
方曉玉是個爽朗又機靈的個性,莫莉與她一見如故、非常投契,她也一看就明白,自家哥哥和莫莉姐姐看對了眼——別看方曉華正眼不敢瞧莫莉一下,莫莉吃口點心,剛咬一口呢,不溫不燙的一杯茶就倒好在她面前了。
方曉玉麻利地撮合兩人,茶館剛開張呢,兩人就結(jié)了婚,再沒多久,莫莉就懷了孕。
可惜后來莫莉厭得也快。她從前喜歡小方木訥但貼心,喜歡小方不會說話但永遠給她晾好一杯合口的茶;后來孕晚期到生產(chǎn),偏又只喜歡有人能給她講笑話,喜歡有人在她挑衣服挑得惱火的時候說得出幾句實用又中聽的建議。
小方改不了,小方她那穿金戴銀的媽還要在噼里啪啦摸麻將的時候給她打電話,咿呀哎喲地說自己兒子有多好有多會照顧人,打著燈籠難找喲,甚至和牌友打趣,“你看看大學生就是不一樣哈,不知足呢”。
那時的莫莉已縱橫商場多年,“商界林青霞”的名頭叫得正響,偏他方曉華的媽,一口一個“大學生”,好像還更好心地把她叫年輕了似的。
別人或許真的打著燈籠難找方曉華這樣忠誠老實的男人,莫莉卻不想要一個眼前不合心的人。
她覺得離婚是小事,全權(quán)交給張律師去辦,自己則搬回別墅安心做產(chǎn)后恢復。方曉華甚至疑心她外遇,大怒一場最后也只能簽字。
卻沒想到方曉玉是最軸的那個,她指責莫莉拿婚姻當兒媳、拿金錢當令牌,一副暴君作派,莫莉聽著覺得可笑。方曉玉一身正義傻氣怕是沒地方使,勢頭正好的“小玉茶館”,因為要跟莫莉“割袍斷義”,說關(guān)門就關(guān)門了。
后來這么多年,莫莉一直覺得可惜。
那真是個很有前景的茶館。
方曉玉也真是個很有才華的姑娘。她倆當年要是不鬧掰,今天的東城餐飲界,哪輪得到什么“望山餐廳”在這故弄玄虛地立牌坊?
嘉穗聽到這么一句,又瞪圓了眼,“我爸?我爸還有那本事呢?!”
莫莉沒忍住笑了一聲。她看著嘉穗,這股沒臉沒皮無所忌憚的樣子,既有點像她自己,也有點像方曉玉。
她就這樣長大了,這多么奇妙?
“你以為你爸真就是個電工?那我當年怎么看得上他?”莫莉慢悠悠喝了一口茶說。
嘉穗聳聳肩,好吧,那也說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