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安平留下兩個雞蛋,另外兩個,讓春花嫂子帶回去,給小狗子補充營養(yǎng)。
春花嫂子沒口子的感謝,帶著小狗子回去了。
雞屁股銀行?
農民,難吶!
按照這里的規(guī)矩,過年的時候,春花嫂子會準備點禮物,帶點酒肉山貨來感謝郎中。
也是不小的負擔。
挑煤是用血汗賺錢,還得躲著隊里,私下里偷偷去,干幾天就得回。
挖煤那就是拿命賺錢。
小煤礦周圍,一水的寡婦村,觸目驚心。
前世老二進了煤礦,家里人想讓他,安排去小煤礦干活,老二一個都不讓去。
他說自己死了,有國家養(yǎng)著老婆孩子。
你們要是死了,誰來養(yǎng)老婆孩子?
寧肯下苦力,也賺點血汗錢,也別下煤礦賣命。
這一點老二是對的!
前世村里,好幾個年輕人死在煤礦里,斷手斷腿的,更是不計其數。
基本上,小煤窯挖煤的,都難逃一劫。
……
治好小狗子之后。
春花嫂子,逢人便說陳安平醫(yī)術好,人品好,咔嚓一下就治好了小狗子,一分錢沒花。
村里人陸續(xù)上門看病。
陳安平樂得提升郎中經驗,耐心治療,基本藥到病除。
名聲慢慢傳開。
他這位城里的大醫(yī)生,自然而然,壓了村里兩位赤腳醫(yī)生一頭。
村里人議論紛紛,比較雙方醫(yī)術高低。
陳安平都是笑而不語,避而不談。
沒什么好比的,大家路線不同。
兩位赤腳醫(yī)生,拋開醫(yī)術不談,為人民服務的精神沒得說。
他們經常走幾里山路,給村民治病。
有時半夜有人上門喊人,他們背上藥箱,冒著風雨走5里山路,去隔壁鎮(zhèn)的村子,給村民看病。
這種為人民服務的精神,陳安平很欽佩,他不能比。
陳安平對村民說了,除非死人的大事,不然他絕不出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