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武開口,頓時安靜下來。
“第二輪新兵攏共六千人?!?/p>
牛二接過話茬:“陌刀營要六百個新兵?!?/p>
“驍騎營要三千人?!?/p>
“弓營要一千人吧?!?/p>
楊宣撓頭:“那剩下的就都歸我步營,反正步營不挑準備,有槍用槍,無槍用刀?!?/p>
如此一來
陌刀營就是一千人
驍騎營則是四千人
步營三千四百人
弓營兩千人
太子殿下強迫癥發(fā)作道:“多招六百人,給步營湊個整四千人?!?/p>
“至于戰(zhàn)馬的話?!?/p>
聽到這股,眾將紛紛投來希冀的目光,秦武略作思考,繼續(xù)拍板:“陌刀營兩千匹,一騎馱刀甲,一騎趕路。”
“驍騎營三千匹?!?/p>
“步營一千五百匹?!?/p>
“弓營一千匹?!?/p>
“就照這個數(shù)目分配。”
“步營和弓營中,若有擅長騎射的,可自行組建騎兵和馬弓手,增加全面的作戰(zhàn)能力?!?/p>
“最好上馬能騎戰(zhàn),下馬能步戰(zhàn)?!?/p>
秦武的理念并沒有改變,依舊堅持兵不在多,而在精。
畢竟手里的資源有限,短時間之內(nèi)不可能走暴兵流,只能不停地打磨士卒。
“軍械的事情你們不用操心,最遲九月末,安縣的軍械坊就能順利建成投產(chǎn),爭取讓你們四營將士,人人披甲?!?/p>
甲胄的重要性,其實遠遠高過刀槍弓弩,這玩意是真的能保命,披甲率越高,士卒的傷亡也就越低。
馬菁麾下那幾十人秦武見過,除了陌刀營外,其余幾營的士卒無甲一對一的話,敗多勝少。
就是如此精銳的刀手,四五百人在青風凹被北元人的騎兵殺得七零八落。
這便是無甲打披甲的結果
甲胄好用歸好用,唯一的缺點就是太貴,就拿陌刀營士卒身上穿的三層陌刀甲來舉例,其造價和陌刀相差無幾。
其次是騎兵用的雙層鐵甲,然后是步人甲以及最便宜的皮甲。
正是因為高昂的造價和繁瑣的工藝,導致不管是大昊西戎亦或者北元,都只有少數(shù)的精銳部隊能夠披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