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歐美五國的技術團前置人員已經(jīng)抵達這里。
根據(jù)戰(zhàn)時軍事合作協(xié)議,歐美五國要幫助東大建造常規(guī)潛艇,用于應對失控的太平洋艦隊。
歐美技術團前置人員帶來了全套的潛艇技術資料。
李干選中的是德國的209型常規(guī)潛艇,這款潛艇也世界上賣得最好的一款潛艇,也是第一款投入使用的aip潛艇。
常規(guī)潛艇的自持力一般不超過30天,但是209型能夠達到50天,原因就在于該型潛艇搭載了aip系統(tǒng),即不依賴空氣推進系統(tǒng)。
說白了就是給潛艇裝了一組電池,依靠電池的電力推進,不需要上浮充電。
不過,李干的要求是,在209型常規(guī)潛艇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最大的變化是放大尺寸增加排水量。
209型常規(guī)潛艇由小到大有五個型號,最大的1500型,其水下排水量最大才1800噸。
毫無疑問,這種小潛艇是不符合大國身份的。
李干的要求是放大一倍,即水上水下最大排水量要達到30004000噸,采用雙艇殼,最大潛深要超過300米。
這種大型潛艇才能滿足作為大國的東大的需求。
吳立峰看完技術參數(shù)后,提出了不同意見,他說,“直接建造4000噸級潛艇風險太大,建造周期也更長。阿干,我的意見是,先建造一批3000噸級的,在209型的基礎上放大一半,先應對當前的局面?!?/p>
李干思索著說,“武漢那邊能同時開工建造3條,紅星造船廠這邊,一切順利的話,應該能同時開工建造4條。還是以12個月為周期。”
他立即把紅星造船廠的資料找出來看。
這一看就是一個多小時。
吳立峰連忙問,“能達到嗎?”
李干微微點頭說,“你說得沒錯,直接上馬4000噸風險較大,那就先造一批3000噸級的。我再從南港造船廠調一批人過來,紅星造船廠12個月造4條沒有問題?!?/p>
吳立峰頓時松了口氣。
他立即盤算起來,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6條052b了,12個月后下水12條,加上7條3000噸級常規(guī)潛艇,以及上百艘022型隱身導彈艇。
這支海上力量加入,融合到海空軍作戰(zhàn)體系里,有能力應對局部戰(zhàn)爭了。
太平洋艦隊有一百多艘主力艦艇,但是他們沒有空中力量支持,作戰(zhàn)能力是大打折扣的。
最關鍵的是,東大海軍能夠得到岸基航空兵的支持,殲-10d的能力擺在那里,哪怕是美國海軍,都得掂量一下。
李干留在了紅星造船廠,等歐美技術團到位,他立即組織人員展開工作。
新式潛艇的研制是重中之重,這種隱藏在水下的兵器,其能發(fā)揮出來的作用,不是水面艦艇能比的。
另一方面,因為戰(zhàn)時制度、地理位置的關系,紅星造船廠和遼東海軍造船廠在極短的時間里,得到了全國各地的支援。
這兩個造船廠,居然因此發(fā)展成為東亞地區(qū)最大的造船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