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他冷靜的聲音下有怒氣,怒氣下又帶著絲憤恨。
雎安注意到,宋摯在提到裝置的那刻起,就將對宋言林的稱呼,從親昵的“我爸”改成了疏離的“宋教授”。
“今年四月份的時候,宋教授的裝置有了些進(jìn)展,得到了不少公司的青睞,獲得了大量資金和新的設(shè)備。
不僅如此,他們還宣傳宋教授的項目,揚言宋教授未來很有可能會獲得國際大獎。
”宋摯輕嗤一聲,“五月初的時候,宋教授進(jìn)入裝置,順利完成了第一次實驗。
有趣的是,自那以后,他對救我媽的事避而不談。
我問他到底是什么回事,他卻說他能力不夠,救不了了。
”“這我得幫宋教授解釋一下。
”雖然有些失禮,雖然宋摯投來的的眼神格外凌厲,雎安仍然選擇打斷他:“我進(jìn)去過裝置,所以我可以確切地告訴你,在裝置里改變過去,現(xiàn)實并不會因此改變。
因為我就在裝置里救下了我的老師,但她并沒有在現(xiàn)實中活過來。
”“所以,宋教授很可能是發(fā)現(xiàn)他真的做不到,但又怕你太傷心,所以才避而不談。
”雎安能理解他為什么會對宋言林有怨氣、為什么會提出這樣的質(zhì)疑。
她想,他除了責(zé)怪父親的失約,還覺得他的父親對母親不夠重視。
在他的視角里,抗癌五年多的母親好不容易有了轉(zhuǎn)好,父親就一頭扎進(jìn)實驗里,兩耳不聞窗外事。
如今父親有了些成就,就把救母親的承諾拋之腦后。
那他父親完全就是負(fù)心漢的做派啊。
可雎安卻覺得,雖然鄧玉瑛的死確實和宋言林的失約有關(guān),但以她對宋言林的了解,就算他和鄧玉瑛在餐廳里吃著燭光晚餐,只要鄧玉瑛接起那通電話,他就會跟著鄧玉瑛去工廠,一起幫黃斌討個說法。
而結(jié)局,很可能是兩個人都會出事。
至于宋言林忽視承諾的這件事,雎安也有她的看法。
她覺得,與其說宋言林是因為名利而背棄承諾,不如說他是有心、卻無力。
因為她在裝置里救下鄧玉瑛后,也曾期待過能在這里見到活生生的她。
可現(xiàn)實就是,逝去的人便是逝去了。
只是,雎安的這一通分析和勸解,是絕不會說給宋摯聽的。
這畢竟是她的猜測,她不是宋摯,沒有宋摯的經(jīng)歷,也不知道宋言林的真實想法。
而她又很清楚,宋摯對宋言林有怨、有怒,甚至暗含著一些恨意。
“時空穿越不是件能輕易做到的事。
這點,我很清楚,宋教授更清楚。
”興許是不滿雎安明顯偏向宋言林的態(tài)度,宋摯身體前傾,主動拉進(jìn)兩人的距離,壓迫感驟然增加的同時,看向雎安的眼睛里透著令她難以忽視的寒氣,和剛才低聲詢問她菜品合不合口味的他,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