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月亮最終還是得償所愿,舉著山楂葫蘆進了魚店。
不過只有兩顆山楂進了小月亮的肚子,剩下的都歸了岑遙。
兩人飯量都不大,合點了一碗魚丸湯。
喝罷湯,四人沐浴著最后的夕陽從葛里橋走過,再次從馬車上下來時,天色已見了黑。
小月亮不情不愿地回了自己的小房間,在紫蘇半夏的輔佐和監(jiān)督下練寫大字。
岑遙先是問了留府的畫眉柏青院有無動靜,回房間轉了一圈,轉步進了隔壁的書房。
果然,一個黑黢黢的身影隱在黑暗中,不知坐了多久。
易驤陷入了沉思。
他本想和偶然相遇的小月亮打個招呼,卻發(fā)現了一個被他忽略的事實。
已知,小月亮是棲云莊夫人之女,棲云莊夫人正是他的妻子岑遙,那就意味著——小月亮是他的女兒!慌亂之下,他倉皇離開葛里橋,回了易府。
柏青院一如既往地冷清,細細觀察便可發(fā)現,室內幾乎沒有人居住過的痕跡,和他未成婚前幾乎別無二致。
想來他走后不久,岑遙就搬了出去。
搖風院,和別莊相同的名字,距離母親院落靜棠居最近的一處院子。
走進去最先注意到的,便是湖前一座花團錦簇的雙人秋千架,仿佛能想象出晴朗和煦的陽光下,母女兩人坐在秋千上賞湖的場景。
畫眉在側屋仔細收拾小月亮的衣物,時不時有下人過來詢問事情怎么處理或安排。
易驤趁機翻進了正屋,屋內的擺設更加明顯,女童的玩物四處可見,架子上甚至還擺著他給小月亮削的小木劍。
一母一女的生活氣息格外濃厚。
匆匆掃過幾眼,他后知后覺意識到了私闖閨房的不妥,轉身又進了書房。
同樣是搖風院,這里的布置和棲云莊的書房十分相似,他坐在岑遙曾經坐著的位置,開始梳理。
小月亮此前讓他猜測她的生日,答案是七月十六,就在半個月后。
五年前,庚子年十月十八,是他與岑遙的成婚之日。
時間相合。
大婚那天,熱烈喜慶的氣氛縈繞著整個伯府,他雖素來冷靜,但也不免被眾人的喜意所感染,在一身喜服的加持下,進了婚房。
一切自然而然地發(fā)生。
第二日他才知曉,燃燒了整晚的喜燭是婚禮的特制品,融進了特殊的香料。
此類制品在尋常婚禮中并不少見,他也無意追究。
做一對相敬如賓的尋常夫妻,是他成婚前最簡單的想法。
易家雖有爵位加身,但非世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