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了殿試的學(xué)子可以確定百分百入朝為官,都是人中龍鳳。
殿試決定的是他們的排位,是官途的高低。滿朝文武都是面試官,老朱是總面試官。
殿試考題一般由皇帝隨機出,圣心獨斷,是以入了殿試的考生又稱天子門生,也只有他們才配這個稱呼。
殿試形式多樣,一般先是以文書的形式寫折,先給百官賞閱,再給皇帝獨斷。
上折之后,再考當廷策論,與皇帝直接對話。
這個過程實際上就是官員上折并當廷請奏的過程,也是讓這些殿試考生提前熟悉為官上折的流程。
以大明國本為題,是考察這些考生為官思路,若是能得到老朱的認可,那就有可能高中狀元,飛黃騰達。
當?shù)畹目忌奸_始沉思
劉三吾轉(zhuǎn)身面對五十二名考生朗聲道:“本屆殿試陛下賜題:‘大明國本’,請諸位考生做題?!?/p>
很快,宮中侍衛(wèi)就將早已準備好的桌案和筆墨紙硯悉數(shù)搬入奉天殿中。
五十二張桌案對應(yīng)五十二名考生。
這些人便是最后一名,日后也是前途無量,能入殿試的,便是末位,也等于直接入了朝堂。
朱煐的面前也擺上了一張桌案,不過他未曾作答,而是徑直站著。
當老朱出題之后,百官的注意力全都落在了這五十二名考生上,畢竟今日朝會主要也是為了殿試,要說平日,百官是主角,但今天,他們只是觀眾,這五十二名考生才是主角!
大家心里也有著自己的計較,尤其是文官集團,目光在這些考生上不斷游走,只等殿試結(jié)果一出,便讓人前去拉攏。
眼前的這五十二人可謂是大明最值得拉攏的五十二個潛力股!
因此哪怕朱煐排在末位,也受到了不少的關(guān)注。
一道道目光不約而同落在他的身上。
其余考生悉數(shù)坐下,有的坐下后沉思,有的坐下后便開始提筆,可唯獨朱煐,站在原地,沒有半點要答題的意思。
而很快,朱煐的這迥然不同的行為就引起了殿中所有人的注意。
“這位考生,為何不答?”
劉三吾走到朱煐面前,皺著眉頭詢問。
朱煐淡淡地掃了一眼。
“以國本為題,我怕我能答題,你們不會閱卷!”
“大明國本,滿殿諸公,可有一人懂其為何物?”
“若是無一人懂,我又何必答?”
“兗兗諸公,今日一見,皆是尸位素餐之輩,又有何人配閱我卷?”
此言一出,滿殿寂然!
原本自覺站在高位俯看著這一場殿試的百官,此刻不少人卻不由漲紅了臉,看著朱煐,面上滿是慍怒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