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華喃喃道,眉頭卻微微蹙起,一種揮之不去的熟悉感縈繞心頭,她忍不住又往前探了探身子,
“可……我怎么覺著……這么眼熟呢?有點像……像……”
“像誰啊媽?”
雷玉華正專注地看著那設計師,沒太在意母親的話,隨口接道,
“像周柒柒?”
她說完自己都覺得好笑,立刻嗤了一聲,語氣帶著毫不掩飾的鄙夷,
“您可拉倒吧!怎么可能?人家設計師同志可是憑真本事吃飯的!周柒柒那種,也就仗著沈淮川的津貼買幾件好衣裳顯擺顯擺,能跟人家比?米蟲就是米蟲!”
她猛地想起父親的警告,趕緊打住話頭,有點心虛地擺擺手:
“哎呀不說她了!爸不讓提!咱們好好看節(jié)目,看節(jié)目!”
小禮堂的燈光徹底暗下,只留舞臺上一束追光,清清冷冷地打下來。
音樂緩緩流淌,是那首《一支難忘的歌》,旋律像山澗溪流,帶著歲月的沉沙,又裹著淡淡的、難以言說的懷念。
幕布拉開,十幾個女演員靜立臺上。
燈光漸亮,聚焦在她們身上。
嚯!
臺下響起一片壓抑的吸氣聲,連見慣了場面的雷玉華,眼睛都亮了一下。
演員們上身穿著洗得發(fā)白、帶著舊時光暈的靛藍色土布褂子。
下身的裙子也是同色系,卻在裙擺處,匠心獨具地鑲了一圈細細的、約莫一指寬的紅布條。
紅與藍的碰撞,樸素中瞬間跳脫出亮眼,無聲地訴說著知青歲月里那抹被壓抑卻從未熄滅的熱望。
那些服裝不知道經(jīng)過了什么特殊處理,明明很舊,但破,但看著異常精致,每個人還有自己不同的細節(jié)。
更絕的是舞美。
舞臺后方,幾塊巨大的、質地粗糲的靛藍和本白色棉布從頂棚垂落,自然形成褶皺,像連綿的山巒,又像被風吹起的田野。
幾縷柔和的光束打在布幔上,光影流動,營造出時光流轉、記憶朦朧的意境。
演員們就在這藍白交織的“山野”間起舞。
市文工團的演員們,單論基本功,比起軍區(qū)文工團的尖子們,確實還欠點火候,旋轉不夠利落,跳躍也稍顯滯澀。
可奇就奇在,配合上這一身“會說話”的服裝和這充滿詩意的布景,整個節(jié)目竟像被注入了靈魂!
演員們每一個抬手、每一個回眸,那舊藍褂子上的褶皺仿佛都承載著記憶的重量,裙擺那一圈紅,隨著動作若隱若現(xiàn),像心底壓抑的火苗在倔強跳動。
她們的動作不再僅僅是技巧的展示,而是化作了無聲的訴說。
舒緩深沉的音樂里,她們用身體語言表達著對那片土地的復雜情感——有離別的惆悵,有青春逝去的感傷,也有對未來隱隱的期盼。